如果 Xander Zhou 是虚拟的,那么他制造的真实是什么?
本季伦敦时装周于 9 月 17 日开幕。早在 9 月 10 日,英国时装协会证实限制 6 人以上集会的规定不适用于时装发布,但这些活动仍需符合政府对表演艺术领域的指导方针。随着第二波疫情的加重,本就不明朗的时装周局势发生了更多变数。本打算举行线下时装秀的 Victoria Beckham 和 Molly Goddard 最终决定缩减为预约制,Halpern、Huishan Zhang、Preen by Thornton Bregazzi、Roksanda、Simone Rocha 等品牌也采用预约看货的方式。作为伦敦时装周的重量级品牌,Burberry 则在完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在森林中举办了时装秀。
据统计,本季参与的约 80 个品牌中只有 10 个选择了实体发布。为了吸引到更多关注度,由线上发布占主导地位的时装周势必要求设计师们拿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来实现自身的设计愿景。在 9 月 22 日伦敦时装周的最后一天,中国设计师 Xander Zhou 发布了个人同名品牌的 2021 春夏系列,带来了一场关于「真实的虚拟性」的思考。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庄生梦蝶的故事提出了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能确切的区分真实和虚幻,当一个人认为事物存在真实与虚幻的差别时,已经存在了问题。无独有偶,1641 年,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阐述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人通过意识感知世界,世界万物都是间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
哲学人物 Hilary Whitehall Putnam 在《理性、真理与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中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 —— 缸中之脑。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最终都在大脑中转化了神经信号,假设将大脑放入营养液中,通过外部手段向其传递神经电信号,则大脑体验到的为制造出的现实。这种情况下,大脑能意识到自己处在虚拟现实中吗?若我们都处于如此环境,就像《黑客帝国》(The Matrix)中的培养仓那样,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是真实的虚拟,还是虚拟的真实?
不过对于该系列,「真实的虚拟性」是基于物理意义上的虚拟。由于年初疫情突然爆发,设计师 Xander Zhou 被困欧洲长达 10 个月之久,身处异国他乡,远隔千万里的他却没有停下设计的步伐。他利用对于这段时间的思考,通过想象和假想来与团队进行远程设计。如此沟通方式和特殊情况下的「不得已」尝试或许会因为物理上的隔阂而产生信息输出或接收的偏差,但当设计师真正看到实物时,竟发现最终呈现的设计成果与自身头脑中设想的原型高度一致。对于「真实的虚拟性」的思考,因这一结果而有了明确的结论,即便物理上存在不易之处,却能通过心理来完成精准表达。
而在 Xander Zhou 看来,这个理想化的结果并非只在于经验,也是他所信奉的「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这一理念。
长期以来,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一事实被我们所广泛接受,但有理论认为,客观世界很有可能不存在,或者说,主观意识决定了客观存在。从量子力学的角度看,人的主观意识确实能影响到客观世界,甚至某种程度上,它决定了我们的客观世界。
量子力学中有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叫做态叠加和坍缩。当你不观察一个电子时,它既可以在 A 点,也可以在 B 点,这就是叠加态;当你主动去观察它时,它就只能在 A 点或在 B 点,这就是叠加态的崩溃。著名的光缝实验能证明这种现象。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动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在双缝实验中,当用仪器去观察光子的具体行为时,光子只会表现其中的一种性质。
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宇宙环境中,当我们没有去观察客观世界时,它存在无数种可能,但当我们用主观意识去观察时,这个世界就发生了确定性的改变。由此可以理解,我们的主观意识决定了客观存在。
在时装设计中加入关于哲学的思考和物外的概念,其实并非是 Xander Zhou 的首次。事实上近些年来设计师的视角已有明显转变。他更开阔地看待世界,甚至是不存在的世界,并通过弱化时装的流行性来更完整传达概念,以进一步塑造人物的具体形象。
出于有意识的远离现实、拥抱未来科技的想法,设计师在 2018 春夏系列构造了「超自然能力公司」的庞大概念,并在之后的每个系列围绕着它进行扩展和深度解析。「超自然能力公司」囊括万千事物,且更具多样性,不光是人类,还有各种各样的地球生命体甚至地外智慧生物,以及更广范围的科学、宗教等各种事物。
2019 春夏「New World Baby」系列中出现了挺着圆润肚子的男模,当男性成为孕育的载体这一科幻作品中才出现的场景真实的发生在我们面前时,关于性别和孕育的话题在网络上悄然形成,并引发了观众对二者关系的思考。
设计师研究了人类的进化进程,在 2019 秋冬系列构想了一个除了人类之外,还有许多异形生物的世界,如浑身毛发的雪人、长着脚蹼的鱼人、未来科技的赛博格仿生人。这或许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虚构,若它真的在未来某一时间段得到实现,当下的我们面对如此情境无疑会不寒而栗,而这背后也代表了我们对未知感到的兴奋,以及因为未知而产生的恐惧。
在 2020 春夏系列,设计师以「物外」为主题,聚焦于人类意识,在设计中融入了东方和未来元素。在最近的 2020 秋冬,「多面人」概念继续填充着「超自然能力公司」,暧昧的像素格让人联想到《黑镜》(Black Mirror)中的相关桥段;蓝色和绿色波纹如脑电波般带有科幻感的叙事;不对称的设计乃至发型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种矛盾的和谐、和谐的矛盾,似乎暗喻着阴阳相生相伴;至于服装上的脉络则很明显的来自中医理论。「一个身体里存在几个你?这个多维的世界有多少个版本的你?什么是存在?怎么定义存在?是这个系列我抛给自己的问题。」这是设计师发出的诘问。
Xander Zhou 在疫情期间进行了自我审视,并对过往的创作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梳理,也因此,该系列拥有以往设计的影子。但在其之上,带着对「真实的虚拟性」的思考,经过整合的本季要更为凝练。
5 年前的 2016 春夏系列中,Xander Zhou 直面中国根源,将中国元素中最有辨识度的图案之一 —— 龙融入到设计中,而龙图腾也出现在了本季,且以中国古代象征着尊贵的黄色以及醒目的红色与之一同呈现。龙形镭射切割的镂空图案搭配肚兜这种传统服饰,带来了视觉上关于「中国」的冲击力,但与现代感防水外套的组合,消解了原先带有阶级符号的意义,使这股冲击弱化易接受。此外,龙图腾也与中式元素的盘扣、瓜皮帽在现代的剪裁下达成和谐共融。
通过采用超现实的手法来应用于现实,用当下的意义来改变过往的语言,从这一层面来理解,Xander Zhou 再次呼应了「真实的虚拟性」。主题之外,设计师探索了科学极限和东方哲学,也涉及世界最前端的科学思潮。模特戴着的面具如骇人的仿生人般,不禁让人联想到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的恐怖谷理论。而面具也可理解为掩盖一种身份,从而创造另一种身份,这呼应了 2020 秋冬的「多面人」概念。至于衣物上圆点或圆片,让人自然而然想到了同样在上一季出现的穴位元素。本只可感知的穴位被点化成型,构成了可见的人体结构的一部分,「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于此得到了体现。
牛津大学的哲学家系教授 Nick Bostrom 在 2003 年发表了名为《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的论文。这篇颇有影响力的论文认为以下 3 个命题中的一个是正确的:人类很可能在进入「后人类」阶段前就已灭绝;任何后人类文明都不太可能对其进化历史(或其变体)进行大量模拟;我们几乎可以很确定地生活在计算机虚拟中。
根据《纽约客》(The New Yorker)2016 年的报道,有两位匿名的科技领域的亿万富豪雇佣了科学家,来研究怎样能使我们脱离所处的虚拟世界。此前 Google 工程总监,同时也是作家和未来学家的 Ray Kurzweil 曾提出说法:「也许我们所处的整个宇宙只是另一个宇宙中一位中学生做的实验。」
「真实的虚拟性」的究竟如何?或许 10 月 10 日在上海,我们能从它的另一种面貌中略窥一二。